|  | 【十回向菩萨】 |  |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着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
(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八)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
(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着,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
(十)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十回向摄于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资粮位,正当于地前三贤中之后十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旧华严经卷十五至卷二十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名字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
十回向,[出楞严经]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於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足,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又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愿之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於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於本觉矣。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本觉者,谓一切众生所具真如之性,本来是觉也。)
【三、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於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之理地,如佛不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则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谓於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谓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依正者,依即所依之国土,正即十界能依之色身也。)
【十、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回因向果,名为回向。一救诸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阿弥陀佛
燃灯佛
不动佛
大日如来 释迦牟尼佛 药师佛 弥勒佛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