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动明王】 |  |
不动明王,是五大明王的主尊,梵名为阿遮罗曩驮( Ac-alana tha ),译作不动或无动。大日如来的教令轮身,受如来教敕示现忿怒相,常住火生三昧,焚烧内外障难及诸秽垢,摧灭一切魔军冤敌。不动明王示现初发大心、诸相不备之形,为如来僮僕给使,执作诸务。其誓愿在《胜军轨》内曰:「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五大明王在唐密内的记载即:中央为大圣不动明王,东方为降三世明王,南方为军荼利夜叉明王,西方为大威德明王,北方为金刚夜叉明王,形成五大尊的形像。但依天台宗密教内所传,北方的金刚夜叉明王则改为乌瑟沙摩王。
此五大明王是佛陀在未来世时,为摧伏淫刚众生,以护持三宝,乃教令大日,阿閦,宝生,无量寿(阿弥陀),不空成就五佛变现念怒身,此种变化身名为教令轮。不动明王之形像有二臂像,四臂像及六臂像等数种,但常见的多为二臂像。
侍奉密教修行者,受行者的残食供养,常昼夜拥护行者,令成满菩提,以此奴僕三昧而称不动使者。其淨菩提心之德至为威勐、坚固不动,故称不动;智慧勐利,无过其上,故曰明王。又不动者,是菩提心大寂静义、无倾动义,为诸佛内证真淨菩提心之体性。不动明王以菩提心为因,属金刚部智。以大悲为根,摄莲花部理。以方便为究竟,即佛部理智。此尊息风为本,为延命最上法。此尊明王的形像:
一、顶上有莲:表运载行者乘至佛土之义,亦表第九识。
二、身青黑色:表无明烦恼与菩提法性不二,示调伏四魔之相。
三、住火生三昧:能焚烧一切众生无明烦恼黑闇障垢。
四、现童子使者奴僕形:身卑肥满,上承佛敕,侍奉行者,下化众生,摄持杂类者。
五、顶有七莎髻:表七菩提分。
六、左垂一辫髮:表哀愍极苦众生而悲念垂慈救其烦恼。
七、额有水波皱纹:表平等慈悲忧念六道之慈相。
八、左目斜闭:示现极恶丑弊怖魔之义,亦表遮掩左道令入一乘。
九、下齿啮上唇,露牙:示以慈力怖魔。
十、缄闭其口:表灭戏论之语。
十一、右执大慧剑:表杀害众生之三毒惑业,令断烦恼而至菩提。
十二、左手持绢索:表系缚四魔,以自在方便治不降伏者。
十三、喫行者之残食:表噉食众生的无明习气。
十四、半跏趺坐大磐石上:表镇押众生极重业障,令成不动淨菩提心。
十五、大忿怒形:奋迅忿怒,示威勐能化之相。
十六、遍身出火炎:表智火周遍法界,能烧尽自他罪障及诸难降之类。
十七、利剑有俱力迦罗龙王围遶:表智火能灭三毒恶龙,如金翅鸟能噉食恶毒有情之龙子。
十八、二童子脇侍:表顺正、不顺不正者的对治伏惑之义。左立矜迦罗童子,持普贤金刚部索。右立制吒迦童子,持文殊莲花部剑。中央不动即佛部智。
十九、真言四字:表如来之四秘密,三世诸佛从此四字应现三身成等正觉。得胜仗之功德。
《不动尊念诵秘密法》曰:「摩醯首罗 ,是即三千世界主,心傲慢故不肯从召命,作是念:我是三界主,更有谁尊召我,复作是念:彼持明者,畏一切秽恶,我今化作一切秽污物,围绕四面住其中者,彼所施明术,有何能为。时无动明王,受佛教令,召彼天,见作如此事,即化受触金刚,使彼捕此,尔时,不淨金刚,须臾噉尽一切诸秽无馀,便执彼,来至佛所,彼复曰:尔等是夜叉类,我是诸天主,何能受尔所召命,寻逃归。如此七遍,时无动明王,白佛曰:世尊,此有情故,三世诸佛犯三昧耶法,以何事治此。佛言,即断彼,时无动明王, 即执彼,以左足踏其顶之半月中,以右足踏其首之半月上,尔时大自在天寻命终闷绝于内,证无量法,得授记」。由此可知无动明王威力之不寻常。
信仰不动明王,在唐密及天台宗密教内均极盛行,故在其宗派所属之各寺院,亦颇多遗迹。不动明王有八大童子为其眷属即:
(一)慧光童子。
(二)慧喜童子。
(三)阿耨多童子。
(四)指德童子。
(五)乌俱婆俄童子。
(六)清淨比丘。
(七)矜羯罗童子。
(八)制吒迦童子。
此不动尊之变身,称为俱利迦罗不动,其形像为蛇身,作吞剑势,立于盘石上。
又不动法为息灾、增益之修法,祈国泰民安则称为安镇法。〔大日经疏卷十、卷十三、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阿弥陀佛
燃灯佛
不动佛
大日如来 释迦牟尼佛 药师佛 弥勒佛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