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礼佛
  
净土家园
  
佛经讲记
  
捐助慈航
  
访客留言
  
功德佛位
首页
诸佛
菩萨
明王
罗汉
护法
曼荼罗
礼佛文字版
  
净土家园
  
繁體中文

跋难陀龙王
金刚界大日如来【跋难陀龙王】胎藏界大日如来

功德回向   种植福田   我要礼拜



跋难陀龙王
查看大图


金刚界大日如来【跋难陀龙王】胎藏界大日如来




  跋难陀龙王,梵名 Upananda。又作婆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意译为重喜龙王、延喜龙王、大喜龙王,贤喜龙王。八大龙王之一。与难陀龙王为兄弟,故一般连称此二龙王为难陀跋难陀。优波难陀善能顺应人心,调御风雨,深得百姓欢喜,故有大喜等名称。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载:「昔时佛陀至三十三天为母说法时,难陀、优波难陀龙王见彼诸沙门飞行于天上,遂兴起瞋恚心,欲放大火风阻止,后为目犍连降伏,乃随众至佛所听法。」诸龙王于大乘诸经中被视为护法之龙神,多列于佛陀说法之会座中,如《法华经》卷一序品、《北本涅槃经》卷一寿命品所载。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亦载,佛陀降诞之时,此二龙王于虚空中吐清淨水,一温一凉,以灌太子之身。

  在密教,优波难陀与难陀皆位列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之南西北三门内左边。《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上):「第二重厢曲之中置二龙王,右曰难陀,左曰跋难陀。首上皆有七龙头,右手持刀,左手持羂索,乘云而住。」〔大智度论卷三、法华经文句卷二下、法华经玄赞卷二本、出三藏记集卷二、慧琳音义卷二十五〕

  龙王,梵语 nāgarājah。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传说释尊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又《法华经》卷一序品举出:「难陀、跋难陀、娑伽罗、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鉢罗」等八大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则举出七龙王。诸龙王能兴云布雨,令诸众生之热恼消灭。此外,据《僧护经》载:「海龙王变为人形而出家修行,然于睡眠中不能隐形而现龙身,故佛为此而说龙于初生、临终、交媾、瞋怒、睡眠等时,必为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新华严经卷四十三、大集经卷五十八须弥藏分〕

  龙众乃佛教护法“天龙八部”之一。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亦对“龙”非常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的人尊称为“龙象”。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其形象有多种,在阴阳宇宙观中代表“阳”,是中华民族的象徵和古代王室的标志。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黄帝,传说和龙皆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中记载:「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皆自称为“龙的传人”。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中的“龙”与中国人本身崇拜的“龙”很快在形象和信仰上融合统一。

  相传龙的形象“九像九不像”。《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另一说是:「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还有一说为:「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龙主水,水是古代农业的根本,水多则涝,水寡则旱。历史以来,无论在宗教还是民间,对于“龙”的崇拜都体现东方农业社会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珍惜,并寄希望于将自己与自然合一。古老的东方文明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人类文明越进步,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越紧密,只有对大自然足够的尊重才可能获得相应的回馈。莫以为“人定胜天”,因为“人”“天”本来无别。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种植福田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慈航普度慈航普度慈航普度

  
阿弥陀佛
  
燃灯佛
  
不动佛
  
大日如来
  
释迦牟尼佛
  
药师佛

弥勒佛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